6月12日,“后疫情时期驻烟部分高校国际化工作研讨会”在鲁东大学举行。烟台大学、山东工商学院、滨州医学院、鲁东大学驻烟四所高校国际处负责人参加研讨会,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亢世勇应邀出席会议。
研讨会上,亢世勇副校长致欢迎辞。他指出,新冠肺炎疫情给高等教育尤其是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带来巨大冲击,在这一特殊时期,四所驻烟兄弟院校齐聚一堂共谋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转变意识,创新工作方法,团结互助,优势互补,群策群力,协作发展,才能更好地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开展国际化工作,服务山东省高质量发展大局,服务国家外交大局,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不懈奋斗。亢世勇就学校国际化发展定位、中外合作办学提质增效、来华留学趋同管理等方面介绍了学校基本情况,并就如何降低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推动学校国际化工作高质量发展分享见解,与大家互动讨论。
烟台大学国际合作交流处处长张西俊分析了后疫情时期国际形势变化给教育国际化工作带来的严峻考验。他认为,今后的国际化工作将更加复杂,既是重大挑战也存在重大机遇,全省高校高质量发展和绩效考核对高校国际化发展提出了目标要求和发展定位。他以烟台大学为例,从制度化建设、信息化建设、“云端”洽谈三个方面分享了疫情时期“练内功、促交流”的经验,强调了改变工作方式的重要性,将疫情之前的人员交流不断,改变为信息交流不断,进一步提升工作成效。他根据学校师生国际化、来华留学、中外合作办学方面的相关数据,对学校国际化工作存在的不足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与大家进行交流探讨,并提议建立合作研讨机制,共谋发展,发出驻烟高校的声音,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工作高质量发展。
山东工商学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隋丽丽重点从师资队伍、教材引进、网络授课等方面介绍了疫情期间中外合作办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她认为在后疫情时期应该积极应对中外合作办学可能面临的困境,从教学管理、办学经费、科研合作等方面建立长效机制,促进其健康可持续发展;在来华留学工作方面,她提出学校应该制定各种激励政策,充分利用二级学院的国外资源,提高二级学院办学积极性,由职能部门开药方转变为学院主动倒逼服务机制,从而聚合学校资源,推动后疫情时期国际化工作的有效开展。
滨州医学院国际合作交流处处长赵伟介绍了学校对国际化发展的顶层设计和规划。他表示,学校作为医学专门院校,在当地乃至全国新兴起的康养产业发展中具有独特优势。滨医国际处作为新独立的职能部门,将对学校国际化工作进行大调研大讨论,全面统筹,加强内涵建设,注重长远规划,为后疫情时期国际化工作的厚积薄发打好基础。赵伟还重点介绍了学校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全力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打造品牌项目的有关情况,分享了建设国际科研合作平台和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有关经验,给其他与会高校很大的启发。
鲁东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张德强介绍了学校在疫情期间的国际化工作推进情况。他指出,疫情不仅没有让海外友好高校的关系“隔离”,反而通过共同抗疫密切了联系,加深了友谊。学校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积极与海外友好院校开展“云端会晤”,互通有无,以中外合作办学和师生出国(境)工作为重点,探讨深化合作方案,追求实效。他认为,驻烟高校各有特色,学科优势互补,国际化工作也各有所长,建议驻烟高校在后疫情时期应加强合作,抱团发展,提质增效,携手应变。做好“战略谋划与战术调整相结合”“云端会晤与线下交流相结合”“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苦练内功与有所作为相结合”,为山东省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出“烟台方案”。
通过本次会议,四所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部门负责人凝共识、倡协作、谱新曲,共谋后疫情时期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新发展,是应对当前相当长一段时间国际新形势促进国际化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有益探索,也为今后一段时期内扎实落实各项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国际交流与合作处撰稿、摄影:朱会敏 审核:张德强)